狄仁杰的荐举
狄仁杰为相时,十分重视和发现人才,更极力向朝廷荐举人才,他多次告诫手下官员们说:
“贤能之士无处不在,如果我们以貌取人或心存偏见,就无法寻觅人才了。
我们为官者不能为朝廷招揽人才效命,当是最大的失职,也是最大的无能。”
荆州长史张柬之素有才学,只因为他不肯趋炎附势,年纪不小仍没有得到升迁。
一次,张東之人朝办事,狄仁杰和他一-番交谈过后,十分惊异他的才能,于是说:
“你既有大才,长久湮没无闻,你可有遗憾吗?”
张東之苦苦作笑,回答说:
“世上徒有虚名者比比皆是,大人与我一面之缘,如此夸奖,下官愧不敢当啊。
再说怀才不遇者甚多,下官纵有委屈,又哪里敢抱怨呢?”
狄仁杰痛惜道:
“身为宰相,让你埋没日久,是我失职了。你虽无怨,我却不能让你再怀哀伤。”
一日,武则天和秋仁杰议事,其后,武则天问道:
“联想用一位贤能之士, 依你看来,谁堪大用呢?”
狄仁杰说:
“不知陛下将任用他为何职?”
武则天说:
“任用他为将相。”
狄仁杰想了一想,奏报说:
“李峤、苏味道文采十足,酒养深厚,当可选用。”
武则天不甚满意,说:
“他们二人文章尚可,若是治国安邦,才气终显不足。朕遍观朝臣,似你大才者寥寥无儿,当真可叹了。”
狄仁杰心念一闪,趁此机会便力荐张東之,他说:
“陛下所言甚是,他们二人实有不足。依臣看来,可谓当今奇才者,
荆州长史张東之可算一一位。只是他久不得志,现今年纪已高,如陛下不再重用,恐怕非朝廷之福。”
武则天见狄仁杰这般看重张東之,于是慢声说:
“人已老了,想他也无什么过人之处吧?若非如此,朕怎会不用他呢?”狄仁杰生怕武则天恼怒,忙赔笑说:
“陛下知人善任,自不会埋没人才。只怪张東之虽有大才,却拙于显露,
若不是位和他交谈,臣亦不知,正因他久居下位,如果陛下重用他,
他必成感在心,一定能为国全力尽忠了。”
武则天听从了秋仁杰的课言,想把张束之调人朝中,由于有人人作梗,
结果武则天只提拔他当了洛州司马。
张東之在司马任上情绪低落,常有怨言。不久,他便明生退意,
逐对家人说:无所用,何必恋栈呢?”"机间家,有来也只是 期感厂时下用人不的,
武则天后来又让秋仁杰推春贤才,狄仁杰就顺势说:
“臣早已向陈下荐举过张東之,陪下当用此人”
武则天说:
“联已擢升他为洛州司马了。’
狄仁杰说:
“张柬之乃宰相之才,不是司马之才。陛下常患人才难得,这样的大才又不肯重用,
人才就会失去发挥的机会,于陛下的江山自无益处。若用权位拴住他们,
这对陛下又有什么害处呢?”老
武则天闻言却喜,遂即任命张東之为秋官侍郎,不久又任命他为宰相。
后来,张東之果然颇有作为,为稳定大唐江山立下了功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