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赏不绝的李亨
唐玄宗时,京兆人李泌才学惊人,十分倨傲,他7岁即作《长歌行》,深得张九龄、
韦虚心等当世名人的器重。
唐实宗靠其才名,達召李部人禁中和忠王李亭游处。李享为大子时,已成年的李泌更加聪慧,
不断上书言事,唐玄宗欲授其官职,李泌却上书推辞说:“本民无功,且不受羁绊,
自不敢受陛下天恩。草民若言达圣听,引为一笑,草民亦知足了。”
太子李享见他志向高远,便想把他收纳自己门下。他一次对李沼说:“大丈夫生在世间,
当要建功立业,先生当为朝廷效命,方可一展雄才。
不我想请先生帮我,可以吗?”
李泌知道太子心意,却不想做太子帐下的朝官,他婉拒道:
“太子与我从小交好,直如朋友一般, 太子又何必难为我呢?我不为官,一样可以帮助太子。”
李享有些失望。一日,李亨对自己的心腹宾客说:
“李泌大才难得,无奈他无心官场,不肯效命,我该怎么办呢?”
心腹宾客赔笑道:
“李泌放荡不羁,不肯轻易委身事人,这就需要太子耐心等待了。太子不妨多赐其金银财物,
厚赏不绝,只要时日一长,李泌必会心有所动。”
李享一笑摇头说:
“我太了解他了,以他的为人,那些俗物是收买不了他的。”
心腹宾客坚持说:
“纵是一时难以见功,来日也有奇效。李泌也不是无心无欲之人,他自会感念在心,
太子不可不为,否则更无他法让他低头了。”
李亨于是总是找寻理由厚赏李泌,李泌一有拒绝, 李亨便说:
“你我乃是朋友, 何况这些财物也是你应得之物,若再辞受,就与理不合了。
我们真心交往,不要为这伤了我们的感情。”
年享如此说,李泌就推让不掉,只好接受。别人都艳美李说的福气,
而李视却深感不安,他对自己的挚友说:
“爱人之思,当以死相报。 我李洛本想自由自在,不久人情,时下看来却是不能了。
太子如此待我,我自该为他效命,虽违初表,亦是难拒。”
渐渐地,李视开始为太子谋划起来,虽不为官,亦是李字的左膀右臂。李享心中得意,对他的赏赐更为丰厚。
杨国忠专权时,李泌瞧不起他的粗俗和专横,对他屡有讥讽,他还提醒太子说:
“杨承相如今受宠,乃小人得志,太子为保大位,不可和他公开冲突。此人一旦得罪,
只怕他妖言惑上,那么风浪就不会平息了,望太子谨记。”
李亨听其言, 对杨国忠好言慰之,杨国忠以为太子顺从,遂对他不再进谗。
安史之乱后,李亨在灵武继皇帝位,是为肃宗。他深感力量不足,马上想到了李泌,他对群臣说:
“前时李泌为国忠所谗,被逐出京师,朕直引为憾事。 今国家危难,自需大贤之人来辅佐朕,朕力不从心啊。’
肃宗派使臣找到隐居在颍阳的李泌,叙说了天下大事后,使臣又道:
“皇 上对先生朝思暮想,可见与先生的情感之深。现在皇上临危受命,抗拒逆贼,
正是先生报效皇上的时候,先生不会袖手旁观吧?”
李泌一时泣泪,动情道:
“皇上厚待于我,远非一日了,现在有了危难,我怎能推辞呢?”
李视于是晓行夜宿来到灵武,为唐肃宗谋划大事。李泌积极辅政,弹心尽力,
为稳定政局,平定叛乱,发挥了重大作用。